|
|
訂閱社區雜志 |
北京節能住宅比重居全國首位 |
(時間:2022/8/11 10:35:06) |
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調研工作辦公室組織編寫的《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(2022)》(以下簡稱“白皮書”)日前正式對外發布。
白皮書指出,北京深入推進建筑業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,率先將居住建筑節能率由75%提升至80%以上,率先啟動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管理,節能住宅和節能民用建筑比重居全國首位。
作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,北京城市發展正在深刻轉型,一改過去以增量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,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。
北京大興國際機場、國家速滑館“冰絲帶”、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等新地標拔地而起,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駛入“快車道”,“軌道上的京津冀”正逐步從藍圖變為現實,西單更新場、張家灣設計小鎮、勁松北社區等一批城市更新項目成效突出。
特別是北京深入推進建筑業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,加快發展綠色建筑、裝配式建筑、超低能耗建筑,累計使用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12522.92萬噸。
2021年是碳中和行動的“元年”,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落實“雙碳”戰略部署,加強頂層設計,推進《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》等相關立法工作。促進高星級綠色建筑加快發展,推動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,推進裝配式建筑、超低能耗建筑發展,墻體材料應用推廣、散裝水泥發展、建材綠色供應鏈建設效果明顯,建筑垃圾資源化生產使用大幅增長,建筑領域污染防治取得實效。
白皮書指出,當前,建筑業綠色轉型仍需加快,節能減排需要縱深推進,政策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。下一步,將繼續推進建筑綠色發展立法,完善政策措施、標準體系及技術規程,重視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模式、新工藝的賦能,加強綠色標識管理,提升建材管理服務水平,多措并舉抓好污染防治,助力建設綠色低碳城市。
此外,白皮書指出,北京住房整租年交易量由2012年的100余萬套次增加至2021年的276萬套次,租購并舉格局初步形成;十八大以來,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約85萬套(間),發放公租房租金補貼46.47億元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、核心區平房更新、棚戶區改造、危舊樓改建、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節能農宅建設等措施,使得老城區、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有效改善。建筑業總產值保持逐年穩步增長態勢,發揮了強大的經濟支撐作用。
|
|
|
|
推薦圖片 |
|
熱點文章 |
|
|